自“长江新里程计划”小腿假肢和“彩票公益金”大腿假肢项目实施以来。我站每年平均以一百的数量为全市下肢残疾人安装假肢。经过回访和残联反馈,我们发现部分患者穿戴时间不长就不穿了,是那些原因到导致穿戴假肢失败呢?经过五年的跟踪调查,我们得到部分原因,现分析如下。
一、截肢
所谓截肢是指将四肢的某一部分截断、切除。在人们眼里,截肢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从康复的角度来说,截肢不仅仅是破坏性手术,而是功能重建的开始。通过截去有害或无用的肢体,而重新装配人工肢体——假肢,可以取代被截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以达到自理生活,回归社会的目的。
截肢与假肢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因为假肢要受残肢的支配。截肢者装配假肢后,能否发挥良好功能,不仅仅取决于假肢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截肢的部位和残肢条件,以及截肢者的整体情况。
二、假肢装配对残肢的一般要求
1、残肢应有适当的长度,以保证有足够的杠杆力,但在假肢的关节部位最好留有一定空间;
2、残存关节应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生理功能,无挛缩畸形;
3、残端应有适度的软组织包覆,不应有压痛、骨刺、神经瘤;
4、残肢要有良好的皮肤备件,健康、平整,少疤痕粘连,无窦道溃疡。
以上四个方面,除残肢长度取决于截肢部位,术后一般不会变化外,其余三方面则和手术中的操作技术,术后的护理、治疗、训练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为了保证良好的残肢条件,使截肢能够装配上功能良好的假肢,则要求医务界与假肢界密切结合。据统计,由于截肢手术的不当和外科医生缺乏对假肢的了解,国内经常有10%的截肢病人在初次安装假肢时需对残肢进行手术修整。另外,由于不少截肢病人术后没有及时得到残肢护理,装肢前残肢浮肿尚未消除,往往到假肢厂来装配假肢时需要重新进行残肢包扎,以促使残肢定型,既浪费了患者的时间,又影响了残肢功能的发挥。
三、穿戴假肢失败原因
1、医院方面对残肢手术处理不当
假肢穿截后,主要靠自身保留的残肢带动假肢作运动。残肢手术处理,直接影响到假肢穿戴效果。残肢手术处理包括皮肤的处理、血管的处理、神经的处理、骨的处理、肌肉的处理。
皮肤的处理:良好的残肢皮肤应有适当的活动性和伸缩性。伤口愈合后所产生的瘢痕,会在假肢接受腔的活塞运动中造成残肢疼痛。
骨的处理:骨的末端没有打磨圆滑,留有骨刺。小腿截肢时在胫骨和腓骨之间没有进行架桥手术,没有促使骨融合。使腓骨长超过胫骨。(青少年居多)
肌肉的处理:手术时肌肉剔除过多,形成锥形状残肢,以就是说光骨头没有适当肌肉包裹骨头。另一种情况则是保留过多,没有做好肌肉缝合、肌肉成形术,骨端部肌肉没有固定。
2、家庭及个人原因
(1)个人缺乏吃苦精神。
初次穿戴假肢是一件痛苦的事,并不象某些私营假肢厂业务员吹嘘的那样,无痛苦,穿起就可以健步如飞。假肢接受腔不论采用那种材料,都是一个异物、硬物。当穿起假肢形走时,残肢末端那么一丁点细嫩皮肤要承受全身体重,可想而知,只有在承重面皮肤形成足够老茧后(这个过程是任何人都帮助不了的)。穿戴假肢才能“健步如飞” 。2004年,我站同时为正安县两位双大腿残疾人安装大腿假肢。回去后吴某至今仍坐在轮椅上生活。而陈钱柳经过刻苦锻炼,一年内拄着拐杖去了杭州,上海等地。2006年,陈钱柳来我站第二次更换了双大腿假肢。
(2)家庭缺乏有力监督。
部分患者每当穿起假肢感到难受时,就会产生动摇想脱掉假肢,恢复用拐杖。看到痛苦的样子许多家属就会心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这种形为,导致穿截假肢失败。我县一名中学生成某小腿截肢多年,去年来安装了假肢。半年后我们到家中回访仍看见拄着拐杖而不穿假肢,经检查未发现假肢有任何问题,询问其原因就是怕痛,责问其父母就是心疼子女,我们当即给予批评。其父亲当场折断拐杖表示决心。十天后成某便能自如行走,现在不但能骑车,还能打蓝球。
(3)在假肢试穿时训练时间不够,没有掌握正确方法。
由于条件限制,我站只能采取集中方式安装假肢。以就是在规定时间内一个县的患者统一一起来,逐次返回。在假肢作完试穿调试时,穿过假肢的就知道那里有问题,三下五下就完成了调试,很快就走了。而第一次穿的有一部分看到同来的都走了,心里就发慌,连许多方法都还没学到,就强行要走,结果导致回去后不能穿戴。
(4)肌肉痿缩过快。
穿戴任何假肢都会造成残肢肌肉痿缩(大小腿都一样),这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有的快些有的慢些。肌肉痿缩后,由于接受腔是不可调节的,出现了较大的间隙,导致假肢不能穿戴。根据统计要想穿到肌肉痿缩定型,一般来要穿三到四次临时假肢。以就是说每隔三到五个月就得更换一次接受腔。我们遇到过一例患者,第三天就明显痿缩,而且人都还在进行行走训练。
3、肢设计,制作过程和假肢质量等存在问题。
(1)假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截肢后要想量身定制一例适合自己的假肢,在假肢的设计上是不相同的。比如说年龄段的不同,运动量的大小、负重情况、居住地区,道路交通,残肢和自身条件,经济承受能力等等。我们用比较明显的大腿假肢来举例。
按年龄段来说,儿童假肢,成人假肢和老人假肢在假肢的关节上选取是不相同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比较活泼,一般选用重量轻的气压、液压多轴膝关节;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好,劳动强度大,一般选用四连杆机械摩擦式关节;老年人身体条件较差,为防止膝猝屈摔倒,一般选用手动锁定式膝关节(即要想坐下时,必须用手拉动在关节上的拉绳使关节弯曲)。
按运动量、负重情况来说运动量大,负重强度大的一般选用机械摩擦式关节,运动量小,负重小的一般选用可调摩擦式关节。
按居住地区和道路交通来说,一般居住在城镇,道路平坦劳动量小的选作吸作式接受腔。即在行走时假肢始终吸在残肢上。而居住在山区,道路高低不平而且劳动强度大的一般选用插入式接受腔,即用皮带连接。(2003年我站大腿基本上全部做成吸作式接受腔,回访后发现大部分不适合山区。从那以后我们还是恢复以插入式为主)
按残肢和自已身体情况来说,残肢皮肤有疤痕,末端不能负重的一般选用软性接受腔,反之则用硬性接受腔。
按经济承受能力来说,经济承受能力好的,可选择碳纤材料,电脑控制等假肢,经济承受能力差的,可选择普通铸造,合金等材料。
由于实施的“长江新里程计划”小腿假肢和“彩票公益金”大腿假肢是国家专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制作的。在材料上全部是按成年人,标准残肢配备的,没有选择余地,所以难免出现些问题。
(2)假肢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假肢制作实际上就只是接受腔的制作,假肢做得好不好实际上就是接受腔作得好不好。因为除了接受腔外所有的部件全是经工厂生产,由假肢技师组装而成。而接受腔的制作设及到人体医学、人体力学、人体工程学等诸多学科。接受腔的制作是因人而异的,患者的高矮胖瘦,残肢长短各不相同。就是双下肢同时截肢的两条腿都不一样,所以为什么说患者必须亲自到场来取形。在制作过程中,不论是取形,修形、成形、对线等那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接受腔与残肢不相吻合。只要接受腔与残肢出现不吻合,假肢穿戴后就会打脚,疼痛到致穿戴失败。
(3)假肢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假肢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分接受腔质量问题和部件质量问题。接受腔质量问题多数是制作材料质量不好或制作工艺出现问题。我市一名中学生李念念致残后,家长听信重庆市某私人假肢厂业务员的谎言,远到重庆花高价作了一例高档假肢(树脂型)。不到五个月,该假肢从接受腔和连接件连接处断开,形成一个大窟隆,无法使用。回去找时人去楼空。后转辗到我站,经检查,发现制作时偷工减料,树脂强度大大低于国家标准。部件质量问题多数为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只要是在保修期内,正常使用范围。厂家会无条件给予更换。
以上是对穿戴假肢失败原因的分析,但在实际中,穿戴假肢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揉合在一起导致的,并不是那一个单方面就能导致的。截肢后只有克服困难把假肢穿起来,才能把双手解放出来。只有把双手解放出来,才能谈得上有足够的空间去学习,去生产生活,才能谈走进自然、回归社会。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残疾人朋友和我们相互沟通,共同克服困难,一起携手走进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