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残肢切口愈合至安装好永久性假肢这一段时间称为假肢前期。在这一阶段,除进行保健性运动外,还应强调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力练习。出现关节挛缩时可进行被动关节功能牵引以矫正畸形。肌力练习包括操纵假肢的动力肌、近端关节的固定肌,以及扶拐行走所必需的肩带肌和伸肘肌等。在上肢截肢后拟安装挽索式假肢时,一般有4个最基本的假肢操纵动作:即上臂截肢时的肩关节前屈、健侧耸肩;前臂截肢时的前臂旋前和旋后动作,应重点增强其肌力及关节活动范围。安装肌电假肢时,利用肌电反馈训练方法作增大肌电信号及改善其随意控制的练习有特殊意义。下肢截肢时应尽早在步行器或平行杠内练习单腿步行和扶拐步行。
安装好假肢后,除继续进行上述训练外,主要是依照假肢的功能设计进行操纵假肢的训练。训练时应循序渐进,动作由简到繁。上肢假肢在假肢屈伸、旋转、假手开合等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练习日常生活活动动作。练习必须持之以恒,反复进行,逐渐使动作趋于熟练,得心应手,从而提高效率,节约耗能,达到实用水平。否则设计制作精密的假肢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下肢安装假肢后作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卧倒站起、骑自行车等练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应练习假肢的装卸,要求能独立顺利完成。基本功能恢复良好时,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残疾人的特殊体育运动,以求进一步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即时假肢的使用:近年来对于年轻的、不是由于血管疾病而作下肢截肢的患者,提倡术后即时安装临时假肢。其方法是在术后残端上用石膏作硬包扎,再在加强的石膏外安装杆型临时假肢。术后1—2天即可开始在步行器或平衡杠内进行部分负重练习,负重量应循序渐增。可先用假肢试踩体重计,体会不同负重时的肢体感觉,根据这一感觉来掌握负重量,并经常核对。由上肢通过拐杖、平衡杠或步行器来承担大部分负荷。术后第1—2天残肢负荷不超过5kg,创面愈合前不超过10kg,术后4周内不超过15kg。第一次练习每日1次,时间1—5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先在平衡杠或步行器内步行,然后扶双拐步行,每10天左右更换一次石膏,术后1个月左右即可装配永久式假肢。